-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曾见云端:123.235.12.127诺兰生涯倒数前三的作品。剪辑完全服务于推剧情,所有人物都是服务于剧情的工具人。而且只要明白诺兰的剪辑全都是功能化的,就会发现剧情也没多烧脑。整个第二幕的情节基本就是在解释他的时间设定,根本没必要怕看不懂。我因为认真看剪辑,在第一幕末两主角进第一次挪威保险库那段打斗就基本把他的时间设定猜出个大概了。10年前我算诺兰铁粉,但现在对诺兰真的是越发无感了。本来觉得《敦刻尔克》以后他可能要有点转变,谁想到《信条》一夜退步到解放前。电影不是逻辑游戏,当剧本的建构完全为了剧情本身复杂度和逻辑性和所谓高概念设定服务的时候,电影就被毁灭了。看懂《看不见的客人》《暗黑》《信条》这类影视剧带来的所谓智力快感和小学生某次数学作业得满分被老师表扬后获得的幼稚快感没有本质区别。
- 方肇南:182.88.41.144片尾eason接妻女电话那段演的最真。明明有真情,专心讲二人故事就好了,干吗还加进富贵墟那些俗套剧情。
- 阿肚:123.234.113.93【B-】那些被CG抹去面孔,以叠影呈现给观众的影像幽魂,一路追杀到最后却露出受害者的面孔,复古语境当然随之失效。得益于埃德加·赖特的导演水准,纵使是复古趋向却也能在电影中埋下足够多的作者时刻。当然是好看的,也是好听的,却不一定有趣。正如公寓外面那个以固定频率闪烁红白蓝灯光的广告牌一样,喧宾夺主的光影符号,告知观众这是一场回到过去的仪式。但实际效果总是间离的,就好像女主一样,从未真正融入六十年代的SOHO区(纸醉金迷质感的失效)与其说是复古怀旧倒不如称之为时代倒退。第三幕自然走向了“反转再反转到反杀”的剧作设置,并在辩证探讨和大团圆下注定其必然的失败,既然都尝试复辟铅黄影调,为何不正视那些本就愚蠢的剧情,一昧的粉饰只是逃避,不加掩饰才是真诚!
- 千山万里:182.91.112.133高中语文老师给放的,对片中的大师满满的崇拜感。
- 佐佐西瓜:222.40.49.202今天是星期五。Mr.Robert Pattinson is making a gorgeous, fascinated and juicy MAP debut at all. (¯﹃¯) ❤【最后几句的结论很戳人,有种前面耳朵挨的轰都被倒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