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阿索:121.77.17.118三岛和芥两个人基本在自说自话,两个大轴逼都不是投机之辈,但是没看有交流的纵深。所以语言到底展现了什么力量?
- 病娇猫咪~:61.236.20.138日吹替:唐泽寿明/所乔治+龙星凉(一个都没听出来 后期处理太厉害了吧 故事和初代已完全陌路 毫无感动 是玩具也可以是垃圾
- 孟婆婆:210.44.213.46通过简短的时间(东大论争)呈现68年日本左右极端主义政治图谱,《最后的辩论》可以视为对三岛由纪夫政治立场上的补完,其对于自然的不信任也与《潮骚》等作品形成了潜在的评论关系。从哲学角度上看,三岛由纪夫直接展现萨特理论与mks主义同路背后的形而上不相容性,全共斗成员芥正彦的“解放区”概念则是一种实现的犹太式归正时间,在其中的圣化与周遭的世俗呈现为异质。然而有趣的是,在论及天皇制问题时,关于三岛的“过于日本”,往往是对手和他本人共同承认的一点,这里的“日本”更像是柄谷行人所谓的“内面的发现”之下的近代日本,其基础是西方化的主-客体对立。 回到影片本身,更适合这一内容的媒介是纯粹的真实处理,或者成为书面文字,在纪录片之中应用蒙太奇要么是意识形态情动术,要么是一种后现代反讽,毫无疑问《三岛》是前者。
- 拉花呱:36.57.21.220这分也太高了吧………真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高中看第三部时哭得稀里哗啦,印象中应该也是第三部最动人。故事的动机和转折都有种说来就来的感觉,实在掰不过来就硬上,就像最后玩具控制飙车那段,完全失控,整段垮掉。至于这个寻找自我的主题,前90%都在全心全意为主人着想的胡迪到结尾突然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转身拥抱独立自强的牧羊女开启流浪………emmm
- 凭风听暮:36.58.71.230这部片主要记录了1969年三岛由纪夫在东京大学900号教室与1000名东大全共斗的学生进行“左右”两翼的辩论。但实际上辩论的主题本质上都是哲学相关。中后部分东大全共斗“首席辩论家”芥正彥(他自称是个艺术家)和三岛由纪夫辩论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最为精彩。年老的芥正彥片中接受采访,说他还从三岛由纪夫那里借了一只烟,两人辩论的时候各自抽了三只烟,之后他一直想要还给三岛由纪夫也并没有机会了。这部并不是非看不可的纪录片,但是保守派作家和革命派学生这么心平气和面对面深度辩论的场景恐怕再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