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怪叔:139.201.250.234416th 倒霉女主最后变身神奇女侠很雷人,不过也很符合B级片的设定,吓人桥段还是不错。
- 浪里的树:182.89.73.22听说ok啦是你瓣国产综艺最高分,特来应援。
- 谁放弃了等待:222.40.183.146Impressive! Bravo!!
- 上田文人:61.234.165.217喜欢保罗·施拉德这样乐于深入分析作品且精于理论的博学电影人。通过他这部片以及访谈,我了解到德勒兹和巴赞提出并阐述的“time image”概念,从这个角度考量新现实主义以降的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现代性”,很多直观感受便有了清晰的落脚点。这部片是施拉德对以上理论及他推崇的transcendental style的一次全面实践,颇得布列松神韵,静态冷峻的风格凸显精神性,内在则是惊心动魄。另外我认为涉及环保没问题,它既是一个有效的“麦格芬”,作为迫切的现实议题,也确实能给本就备受精神折磨的人带来真实的绝望感,作为人物行为的触发点也可信。事实是,牧师与自杀前的丈夫关于信仰与环境的对谈是本片最精彩最令人兴奋的段落之一,而影片后半段的问题主要在于牧师与遗孀的戏,其实张力是减弱的。
- 吐槽号:210.37.72.177片子美好又动人,看得哈哈哈与嘤嘤嘤之间反复跳。 欧内斯托年轻时和A和B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一起看的《偷自行车的人》,A与B是夫妻,如今欧78岁,视力不佳,A来信说B去世,欧与A通信(悼念B+叙旧+抒情),至最终奔向A,这对年轻时喜爱未遂的爱人。[被我这么一梗概仿佛没BIA什么事儿,可BIA才是女主hh。] 23岁的BIA本来是借遛4只狗的幌子骗吃骗住的almost小混混,灵气十足并且本心善良,给欧提供饭→念信件→借住在欧处→和欧date(我觉得是date),总之就是明晃晃走入欧的人生又蹦跳离开了。 一些情节上,集会及家中的读诗的部分太动容,诗歌万岁;为了等BIA回家又是红酒又是做鳕鱼大餐还叠衣服枕边放书结果BIA深夜带了个粗暴男回来hhh;独居生活加手抖的困顿真切可感,不能说没担忧过,但担忧也没用,瞧瞧人家,至少还和邻居每天清早报纸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