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溪流S:106.84.203.118纪录片观感一般,live拍得很燃!真的有女歌迷把jarvis的名字纹在内裤上哈哈…
- 重瓣樱花:106.89.167.252两星半,进入主线前很不错,止步于城市底层生存细节的展示(也是年代感的侧漏):过载跳闸甚至起火的线路、开关会发出异响的水阀、横蔓在狭窄走道里不及人高的管道、以及很有象征性的用假肢排掉宿舍顶蓬的积水,都很贾樟柯的。在此之上主题一再坍缩,从社会到职业,从职业到事件(这个过程让白客和张颂文的人物关系建立—职业性和社会责任的价值对立—彻底废掉了),一个早就得到修正的状况现在拿上台面也算现实主义了,况且还在依傍那套个体神圣化的叙述陷阱,“是谁导致了乙肝携带者遭受歧视”-“是人”,纯和稀泥哇,“人”是哪个??想及《水俣曼荼罗》,同样是不合理的旧规定或旧标准不能及时被更改的现实,不论纪录片还是剧情片摄影机难道不应该对准相关责任部门和那些背后的既得利益者吗?两个小时就告诉大家拒绝刻板印象,不搞歧视?
- 深蓝子:61.235.71.61电影续集我一直不看好,歌曲也没给我很大的惊喜,
- 曹屎蛋:36.60.2.100#电影资料馆 老北京的时代元素堆砌得很成功。那还是个能够燃放烟花的北京,外来人口大量输入,北漂青年无所依靠,他们怀揣着心中的理想,在每一趟公交地铁上留下汗水,随之碰壁失败,但只要与最爱的人在一起,手机铃声都是最美的旋律。大波浪穿越时空的客串恰好说明了音乐能够超脱于精神之外,甚至回到过去。余力为的摄影太出色,游离于狭窄的毛坯房和办公室之中,通常用一个镜头便交代了整体的环境。学了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插入4:3画幅的不知是否真实的素材,让整部片子的年代感更加强烈,最后对乙肝患者的采访也还原了当年在电视上应该看到的模样。杨利伟飘在太空的笔与韩东手上的笔,以及结尾飘在空中的报纸形成了蒙太奇,两次书写,两次谱写了中国人的佳话。但是开头半个小时完全没有任何对乙肝患者的铺垫,总感觉前后不是同一部戏。
- 不禁女色:210.32.122.230把漫画里的海王替代成沙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