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初拾:123.233.54.32再说一遍,我如果拍电影,一定是《阿玛柯德》和《浪荡儿》这样的。观感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体验梦境”。大风,暴雨,派对,音乐,男人和女人,还有他镜头里永恒的主题:夜。出场时就最喜欢莫拉德,他游离在一切之外,人人都有目的,只有他惊呼“看那闪电,多漂亮!” “在这个小镇永远都不会有出息,它的夜晚是那样的黑暗,冬天是那样的冷。一切都结束了,两个月后我会去米兰、热那亚,去任何地方……” 这样的话糖心VLOG产精国品免费入口在年轻时听了太多遍,也说了太多遍。电影里,莫拉德一声不响地就坐上了那列清晨列车。
- 干瘪小人:121.77.244.218选题文案画面都很一绝!
- 常月琴(喜偷乐:123.235.172.42《电影史话》描述现代主义的导演时,把费里尼的电影称为“马戏团”,但马戏团只是形式风格的体现,更深层的源头在于新现实主义的作者态度和根植于意大利乡土的质朴情感。之所以称为“态度”,大概是由于费里尼并未在严格意义上使用新现实主义的传统语言,除深焦镜头的纵向使用外,费里尼似乎并不抗拒镜头运动及其速度感,尤其是在他表现盛会狂欢的场景时。但在表现内容上,费里尼仍将镜头对准了小人物的小生活,意大利的小镇、百无聊赖的小青年,一种微距的拍摄视角让观众也获得了如此这般的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费里尼,其主题和情感取向皆是质朴性的,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他对宗教的态度:教堂至少秉持着某种审慎的中道。叙事线在几位流氓小青年中间转换到也算详略得当,尽管有些部分的刻画似乎不够饱满而另有些又失于过溢。总之可看性很高
- ☆..豆瓣酱o◎:61.233.239.175黑暗荣耀:对穷人来说,亲人就是加害者。
- 侘寂的spring:222.30.95.245本次费里尼影展目前最不喜欢的片子,胜过《女人城》——后者好歹算真诚,若不是最后的火车蒙太奇有点想法我就打两颗星了,主线故事仿佛是在看网络热帖,详述男的多么渣而女的多么软弱啥的,而且从头到尾都没变(你信男主最后浪子回头,开玩笑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路》《卡比利亚之夜》本质也讲了痴情女子爱的人是渣男的故事,但朱丽叶塔饰演的角色可爱又有灵气,有缺点也让观众怜爱,而看这片的时候只会讨厌随时都能发情的男主,而且不出意外每个能欺瞒家人的渣男都有些个拎不清的狐朋狗友,尤其是那个长得有点像托比·马奎尔的女主弟弟,你丫没揍塌你姐夫(还是妹夫来着)的鼻子也懦夫实锤了。总之本小镇女青年实在get不到你们小镇男青年的情怀,理解不了为何影迷观众把它捧成费里尼代表作之一的——再说下去我怕是要被打成“三观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