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懂懂依:139.200.77.112玛丽亚小时候坐在乔治打工的商店的柜台前的高脚台上跟另一个小姑娘争抢乔治的芳心时真的好傲娇好可爱,我永远喜欢这样的小公主
- 漠棋枫:210.37.94.56我实在觉得女主么撒魅力呀……男主好看是蛮好看的,但是又不如达西对伐……
- em怎么不算呢:106.82.133.3720191228在B站看了彩色修复版。第一感受是画面亮了很多,我之前看的是蓝光的黑白版,印象里画面黑乎乎一团,彩色版里亮起来后很多细节更违和了,比如主角的年龄…前一个小时完全没问题,后半部分大概是因为作为观众的观影经历多了,对主角反复处在难以置信中癫狂的状态有点受不了。结尾收的戛然而止,竟然没让坏人得报应,不够解气啊。重看还是很感动,哭掉好几张纸巾,一直在想这个故事如果在今天该怎么拍。对于大萧条一笔带过有点轻巧了,而且影片有三处剪辑跳跃的地方,本以为是b站剪刀手,看了下片长是对的,怎么看黑白的时候没注意。//一部非常“共产”的电影……考虑到时代背景,这样的故事受到好评不奇怪,但很难在现代重拍吧。如果可以的话,片长压缩到一个半小时,主题集中到goodness上,也许仍然是对现代人有意义的故事。
- 是青儿呀:121.76.69.23爱情让人动容之处,也常常在于那爆发前的隐忍。
- 记忆微甜:121.77.136.37因为对历史细节不了解,很难从意识形态角度评价电影。 结构上像公路片,以个体行进的方式展示了这场著名战役。但某种程度上,又聪明地“回避”了这场战役,只看到了战争后端的摧残,对战场的正面和宏观直接绕过去了,让影片多少有名不副实。 从德军视角审视斯大林格勒算一种创新,但选取的人物典型吗?或者换句话说,这种良善的,非狂信的德国军人,是德军的主流吗?他们因为不执行军令而被派去劳役,避开了直面杀戮,以他们作为切入点,冠上“斯大林格勒”的名字,合适吗? 让我想起《南京南京》(应该算是后来者了)中选取日本军人作为主角,以他的良心发现与疯狂作为主线。 为一种战争电影的类型补充和丰富可以理解,但在单一电影内部,把侵略个体放在良心和受害者的地位去创作,合不合适,主不主流,依然是值得讨论的永久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