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Hey-好好的过:36.56.162.201So relevant haha
- 思考中的触角:123.232.84.161小时候看只记得最后的暴龙吃迅猛龙的镜头,这次相当于完全当新片来看,可即使是这样,这部20年前拍的电影看上去还是那么精美。在硕大的IMAX厅,好几场戏大家一起尖叫,甚至我吓得从椅子上挑起来!
- 吃得多了,就想得少了!:36.62.121.108有人说,影片里的女人庸俗、被动,有被物化的嫌疑。 黄信尧回答道:“会这样问,就表示你社会历练不够,不是我去安排,现实就是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官、立委乔事情就是在酒店乔,不是在会议室,旁边一定要有小姐,这些小姐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就是很物化、就是很符号。所以片子并没有物化女性,而是现实就是如此物化,我只是呈现出来。”
- 何偌何:210.29.12.108减一颗星是3D效果有蒙事的嫌疑,但是好片子是耐得住时间的,不管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搭功夫这事蒙不了人
- 悠然一阁:36.58.146.38【A-】同样是以底层人民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无论是文本结构还是影像设计来说,都是随心所意的。也并非说电影本身没有刻意性,而是导演在不断的用这种“刻意感”去对抗“刻意”本身。虽说整体看来有些“卖弄聪明”的成分,但胜在点子有趣。令人舒心的抓娃娃机,粉红色的小摩托,有钱人的彩色生活,这些打破“第四面墙”的互动设计真的是相当可爱。前半部分展现状态,后半部分阐述智慧。最后卡车上的大佛与《嘉年华》里的梦露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尾大佛内的声响则让我想起了《暴裂无声》的山崩。只不过,在形态上,《大佛》要自在的多,这是由导演意识和审查制度共同决定的。最后的赞美给导演自我参与的旁白设计,算是电影与观众交流上最清晰的一座桥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