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鱼骨辫子爱吃鱼:61.236.54.43A/ 密阳之后李沧东的人物逐渐摆脱了较明确的目的性,而燃烧更是被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恣肆流动感。往往在人物达到释放之前便能提前为之沉浸,完全开放那种潜在的虚空。前半段观众自以为的收缩性叙述在一场「奇遇」之后完全漫卷开来如浮沉于混沌的浅滩/深海。直白浅显吗?我观赏的不过是哑剧而已。/ 五刷:正因繁复至极的文本面孔发挥情境构建的功能,叙事在隐喻源头崩塌后才不断自陈其不稳定性。当宗秀说“我在设想海美的境遇”时,他迟缓的描述逐渐飘忽直至停息,被预设为根基的现实“剧情”倏忽间被抽空——那是无处不在的语言失去效用的尽头,而李沧东在结尾给予这个中顿/断裂点赤裸的新生。
- 我不想上学:61.237.164.208迪士尼掌握了许多绝好的素材,但走的都是合家欢的路子。或许可以换一换思路?
- 梦小醒:222.27.42.46Ladies, If you ever meet a Korean guy in Africa, don’t talk to him, trust me.
- 时间可能:121.76.13.63比同期的《开端》好太多 配乐不错!
- 南郭先生:36.61.190.66我已经在林版村味中腌制太久,观影时完完全全能够指认出一些村味的犯罪现场,什么哑剧,什么橘子,什么猫和烧仓房,什么枯井和一天中唯一的阳光还有特殊饥饿(这些明明原作是没有的!李沧东不要从奇鸟形状录借梗),只能一边看一边点着屏幕说“这就是村上手笔我草”。影视化后的村上小说完全暴露了他早期一些致命的审美和手法缺陷:真空的人物,形而上学的主题,对叙述主体本身日常运作的安全感的欲望大于故事本身,以及“啪嗒”一样扣起来就可以心意相通的纸片人恋爱(由于完全无法交代心理过程,而依赖定格动画一样的场景断片)。所以当改编电影硬要在里面拔出阶级的现实主义的维度时,没有像《我的舅舅》那种电影用童稚的语调予以润滑,也不像《寄生虫》那种给与空间结构上的暗喻机巧,所有角色都空荡荡的,只能在仓房燃烧的颜色中啪啪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