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偶尔发呆:182.86.109.220还是法国电影的质感,室内戏居多,庄重的构图里带一点儿轻灵色彩。贝托鲁奇牛逼的地方在于,他能将所有的意义肢解拆分到电影的细碎中去,随处可见的毛主席相,房间里的画作和音乐。美国文化对传统欧洲的冲击,当时人民对暴力的推崇,都消解在性爱当中。最后三人的决裂,意味着欧洲文化对美国潮流的反叛,以三人间的乱伦角度切入到政治议题,牛逼闪闪。最喜欢的镜头是伊娃格林裸体跳舞,而下一秒就切到毛主席的照片,服气服气。
- 第十八次日落:121.76.146.193金句依然有,玩具们默契的团队协作依然有(巴斯矛盾的皈依“心中的声音”抛下胡迪,却引发了后面的接应行动,这才是命运更好的安排),但全片有两处搬演过渡,叉叉反复的跳垃圾桶和胡迪不顾同伴安危执意再次挽救叉叉,这种表现叉叉跟胡迪两种人生活理念的方式有点歇斯底里了。锤炼的生性的牧羊女与抢夺发声设备的娃娃,是组对立人物,也是主题上的过渡。胡迪多么拼啊,给叉叉洗脑,不顾一切的成全娃娃、夺回叉叉,最终还是听从本心,让任务什么的都见鬼吧,这种心力交瘁后的解甲归田,让我想起《玉女风流》。细节依然做的非常精致,牧羊女的反光质感,兵人未能击掌的落寞跟僵硬的动作,毛绒双人组的脑洞剧场(这俩一看就是黑人),加拿大飞车之王的自我怀疑跟豪情,虽然老朋友巴斯和崔西沦为纯功能性角色,但新玩具设计的保持了水准
- 陈心可鉴:123.233.200.200导演以前拍过的电影,我只能说是大师一样的存在,而这部戏梦巴黎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以后我不敢乱评价,我总觉得它不仅仅是描写三人间情感这么简单,也不单单是那一场运动背后的故事,一定还有我看不到的东西,难道这就是李安说的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吗?其实没有,我只说我看到的吧,首先关于三个人之间的情感,这种三人行的电影,我还是有观影经验的,但它不一样的地方是其中一对是双胞胎,所以从头到尾他们两个人更多是一种暧昧的关系,而另一位男主,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符号,但我说不出来,他对女主的感情是真挚的,他渴望得到一份独享的爱情,但在这个浪漫的国度,爱情是最容易获取的,也是最难把握的,所以,我感觉全片看的很拧巴,双胞胎之间似有非有的乱伦,情侣之间似无非无的感情,这是一代人的焦虑吗?还是一代人的迷茫?或者两者都有吧!
- 平野自由:36.58.212.169玩具也有玩具的世界,皮克斯的独特创意,打开了无数小孩想象力的大门,同时承载成人之后才能理解和感受的成长、执着、友情、和解、独立。全程高能、密集笑点,都是美味的辅料。
- 胖墩儿的天堂:210.31.20.238乌托邦的维持要完全没有新思潮的干预与激发,不然纯粹的理想就容易转化成盲目的反抗。两种方式都无所谓对错,选择不暴力是美,从容燃烧也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