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容趣:106.81.80.38前几天在【新年前夜】里看到时代广场上唱《友谊地久天长》的桥段,以为会得后遗症,今晚重看【生活多美好】,重听这首歌,依旧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一首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 张昕岭:123.233.210.50以前我以为《禁闭岛》就够反转的,直到我看了《致命ID》;我以为致命ID七重人格分裂够烧脑的,直到我从《惊魂记》的诺曼贝茨里找到了小李子的原型,我以为惊魂记就是人格分裂的鼻祖了,直到我看了《死亡之夜》,天下文章一大抄。 又是最后5分钟,和《M就是凶手》一个尿性。但《死》的亮点,①绝对是梦境与现实的糅杂纠缠,一切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②梦中梦,灵柩马车隐喻破镜凶杀③镜中人,吞噬与反噬,梦境与现实,镜像与开始。 结尾大量斜角镜头,充斥着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相当强烈的主观臆想彰显焦虑与疯狂,网传源头是1920年《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玩超现实主义的恐慌德国佬。 其实看来看去,玩就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拉康的镜像学说,还有表现蒙太奇,所以说在电影界常被人忽视的理论研究往往是最具指导实践作用的
- Au死者:106.81.124.25荒诞的内容,戏剧化的表演和对白,但依旧是一部一丝不苟,干净整洁的英式电影。生命的诞生到腐败,人类的类比,一部达尔文主义(抑或是反达尔文的?)的介乎于戏剧与电影之间的思辨集,只能理解到这里。
- 竹风说书.:139.197.11.54(8.3/10)《死亡之夜》的剧情以“讲故事”这种最经典、最传统的形式展开,回到人类对恐怖故事的着迷的起源。同时本片的结构及概念又是如此地前卫,极具开创性。
- 珂里叶特氏:171.14.172.136棺材里的主观镜头、顺着电线跟拍、大景深拍摄群像。日片里的长镜头还有复杂调度总让我觉得是在看同一部电影。细致描摹葬礼可以与《喜宴》中的婚礼部分对照着看,东方传统礼俗的现代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