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给你比个菠萝蜜:171.14.134.110我有盗版的DVD。。。初中的时候好像是。。还是台湾配音的。。德拉科马尔福被反成了拽哥马份。。。。赫敏叫妙丽哈哈哈。。。看了好几遍啊。。。那个对角巷太强大了。。。
- 错时差想念:182.91.152.2本以为约翰看完妻子的录影带后能有所触动和感悟?谁知他出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施报复,说同窗之时就曾染指过格雷厄姆的女友伊丽莎白。之后更在办公室直言不讳若为事业故妻子也可抛!导演其实在借约翰这个集第一坏律师与第二坏骗子于一身的所谓事业成功人士去批判八零年代新保守主义欲望放纵精神沦丧的价值观!片中反复强调过了九年,影片出品年份倒退九年之后正是里根上台的1980!……索德伯格当年创作安的角色时,脑袋里想的都是伊丽莎白麦格文(美国往事)。可麦格文的经纪人很讨厌这剧本,压根就没给她看过。而当时其旗下的另一位艺人劳拉,不惜以终止合同相威胁也要接演辛西娅一角。索德伯格无奈,只好转向安迪麦克道威尔,不想意外惊喜,两次非常成功的试镜后就被选定……
- 夏目的丑猫猫:222.38.146.603D体验很不错。童心不再,十几年前观影时的神奇体验消减了不少,悲乎哀哉!看哈利波特系列很难不想起关于J.k.罗琳和哈罗德布鲁姆之间的论争,罗琳被授予美国图书奖,布鲁姆认为此举是对严肃文学的侮辱和亵渎,写了好几篇文章批评此事和罗琳本人。布鲁姆是我非常尊敬的批评家,《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曾经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时光。所以两人之间的论争使我感触颇深。首先,我不觉得《哈利波特》有《爱丽丝梦游仙境》那样的文学意义,相反,前者对种种神奇魔法的描写远高于文学内核。但是我仍然不完全赞同布鲁姆对罗琳的批判。实际上近些年通俗文学和文化越来越进入主流文化的视野,Stephen King也获得了美国图书奖;美国一个漫画家的作品进入了布克奖的短名单,甚至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对于各种文化的态度在悄然改变。
- 完美男生太完美:123.235.167.144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其中的对抗、斡旋、自洽指向了生活和人性的复杂暧昧之处,而这也正是《海街日记》缺乏的;但这种价值观实在不能认同,也从心底里感到悲哀。
- 江湖大大大骗子:106.91.183.105伟大的第一部!电影让我走近了这个魔法世界并为之惊叹沉迷,尽管此前我对它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