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一几一:222.19.222.231“我不是想清楚的 而是看清楚的”“以前我试着去选择,然后我知道其实没有选择”“我觉得自己是孑然一身,我应该主动去行动,而不是被其他的人和事所驱动。”“我不要当书呆子,我要当我自己”。萨特的鸦片。“五年之前我也找到了自我”很像约翰列侬《oh my love》,存在主义。 谈到柏拉图那段很有意思,《斐多篇》里对灵魂不灭的证伪。用了帕斯卡尔的“赌徒理论”。 莎翁《冬天的故事》是侯麦这部同名作的宿命,女主角说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她性格的体现。有的人看黑泽明可以看出对剧本的控制力,看伍迪艾伦和侯麦则以为是信手而为,其实这是另一种控制力,笔力超群。 分离是因为笔误,相聚是因为偶遇。无常感想起戈达尔的《随心所欲》。高达是痛苦的,侯麦是淡的。 大人的感情激烈时就切到小孩子的无所事事或者玩耍,很有意思。
- 雷啊雷的老巢:61.233.48.7无论看多少次结尾都会哭,这就是最好的结局,谢谢你,孙悟空
- 果农:182.88.88.114人间四季之冬,是温暖的冬。女主角在大部分时间内摇摆在两端感情之间,与《夏》的迷茫不同,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一个是不断顺从,另一个是始终按照内心的指引去对待爱情,对比来看非常有趣。算是哲学意味较浓的一部,帕斯卡与柏拉图,心心念念的人有如“完美的狗”,尽管形象逐渐模糊,但内心依旧向往。加入了些许宗教内容的探讨,有关生命轮回与宿命,更多的是为奇迹般的重逢做铺垫。四部看下来,侯麦不依赖场景去塑造氛围,而专注于台词,即文本的力量向观众展示、传达。同样的,背景音乐也几乎消失,全身心投入对话中。拍摄简单的对话,如何能润物无声般消除这种单调感带来的烦躁,非常让人佩服。看侯麦的作品真的很舒服,就像第一次了解他时读到的那样,“如牛奶般温润”,细腻平和,沁人心脾。
- 用户太帅被屏蔽:171.13.95.152觉得剧情有点多和Z误点又看了一次最后一集,太催泪了!就是最后一集好看,还有比克可以不死的吧,真的好像逼着他死的。
- 饿了想吃肉:171.11.157.180confused again